记苏杰学校初中部学生评优大会
6月30日,苏杰学校初中部学生评优大会在报告厅隆重举行。
邾茂青副校长发言
邾校长以温暖而富有力量的话语回顾了初中部全体师生共同书写的精彩篇章:从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科技前沿的专注,到举着班旗徒步青山绿水间的坚持,每一个足迹都印证着同学们的成长。同学们还在首届艺术节系列活动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即是导演,也是编剧,还是演员,持续提高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在浦口区期末调研中,苏杰学校初一、初二年级都取得了区域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初三同学和往届初三同学一样,取得了优异的中考成绩,而且比2024届初三学生的中考成绩更加优异。
邾校长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评优大会为新的起点,在以下三个关键词的引领下,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及时复习查漏补缺,预习新学期课程;实践——利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休闲——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张弛有度,滋养身心。
主持人:季鑫辰、郭佳悦
唱响校歌
本次评优大会的奖项设置,既有肯定综合素养的“苏杰学校优秀学生”“苏杰学校三好学生”,也有表彰数理思维达人的“笛卡尔金杯奖”和跨学科探索与实践能力的“STEAM探索优秀奖”,以及聚焦艺术审美与表达力的“门德尔松音乐奖”“美术学习优秀奖”。同时,“优雅做人优秀奖”“好习惯养成优秀奖”等奖项,共同构成了苏杰学校鼓励多元发展、塑造健全人格的荣誉坐标,见证着每一位获奖同学在不同领域的闪亮特质。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初三年级朱可凡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向学弟、学妹们分享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时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他分享了三个“金点子”:与情绪和解,面对负面情绪,先平心静气,努力找寻解决方案;设定目标并拆解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步骤;积极自我暗示,每天对着镜子说一句“我可以”。朱可凡同学还以数学和语文学习为例,具体说明了如何在学习中实践这些方法。
朱可凡同学发言
初一年级张渃一同学以《脚踏实地,找到自己的节奏坚定地努力》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受到挫折”到“找对方法”的蜕变历程。当成绩不太理想时,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及时复盘,通过“每日至少主动请教一个问题”、“拆分任务攻克短板”、“劳逸结合,保证可持续性”三大策略,实现了成绩的逆风翻盘。
张渃一同学发言
初二年级臧昱翔同学分享的主题是《从兴趣到实践,我的进阶之路》。他认为,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动力,实践能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将兴趣与实践有效结合,我们就能实现学习能力的进阶。为确保行动落实,臧昱翔同学还介绍了三个“小妙招”:以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设立目标保持进取心;不惧失败时刻保持实践精神。
臧昱翔同学发言
在本学期的首届艺术节系列活动中,语文、音乐、美术、STEAM老师跨学科合作,引领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项目探究:“数与形的交融”展示数学与美学的结合,现代乐韵探究挖掘声音的当代表达,校园微电影创编讲述青春故事,绿色创想与实践探索环保智慧。评优大会上,同学们自信大方地走上舞台,展示活动成果。
开场舞《大鱼》令人眼前一亮,同学们用自己编排的舞蹈传递出苏杰少年不断寻梦的勇气与决心。紧随其后的口琴合奏《千与千寻》空灵而细腻,让人不禁沉醉于宫崎骏动画的奇幻梦境中。
舞蹈表演:大鱼
口琴合奏:千与千寻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成为全场焦点。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将孙犁的《山地回忆》搬上舞台,初二年级则创新演绎了《寻找桃花源》。从文本研读到剧本创作,从角色揣摩到舞台调度,全程由学生主导完成。在编写剧本时,同学们深入分析人物动机、时代背景,并为角色设计了符合心理的新台词。《山地回忆》的舞台上,主人公的质朴坚韧与战争年代的人性光辉,被同学们细腻呈现;初二年级同学们对《寻找桃花源》的诙谐解构,则融入了当代青少年对人际关系与自我价值的思考。
课本剧表演:山地回忆
课本剧表演:寻找桃花源
压轴登场的乐队将全场情感推向高潮。主唱、伴舞、小提琴手、贝斯手……同学们各司其职,以一场充满张力的《落叶归根》,为评优大会画下深情句点。
乐队表演唱:落叶归根
愿同学们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获得更优秀的成长!
-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