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南博、欣赏油画、采摘棉花——记初中部综合实践活动
9月下旬,苏杰学校初中部师生走进南京博物院、宣和美术馆和侯冲农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博物院,独立策划“微缩”展
上午,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来到南京博物院,走进以江苏古代文明为主题的历史馆。同学们不仅带着问题前来探索,还要尝试做一名帮文物讲故事的策展人。
从史前人类足迹到稻作文明,从融入华夏到金陵王气,从盛世江南到扬一益二……出发前,初中部历史教研组老师们为大家精心设计了类型丰富的探索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探讨主题,进行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与研究。
到了博物馆,老师们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吃入手,跟着历史书,看吃货如何改变世界。通过寻找远古时期的各式炊具,如陶釜、陶灶、陶鬲、陶甗……感受器物变化以及原始先民勤奋创造丰衣足食的智慧。在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陶器——袋状足前,有同学猜测中空的设计是为了保持稳定,有同学说这样设计能够增加容积。通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先人的智慧:原来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其受热面积变大、大量缩短食物蒸煮的时间。除了器物外,同学们还看到了很多其他和吃有关的展品,比如已经石化了的西周鸡蛋、一组憨态可掬的猪形陶罐、用来分装零嘴儿的果盘……五花八门、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让同学们惊奇不已。
同学们在寻找和吃相关的物件时,已经串联出了一段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只求生存,有吃的就可以;新石器时代,大家为了生活便利开始改变工具的质量,有了磨制石器;春秋战国时期,对世界完全无法掌控的人类对上天充满了敬畏,于是需要祭祀,大量的青铜器出现了;漫长的农耕时代,生活安逸一些后,大家开始庆祝,有了钟鸣鼎食的生活,同时大家意识到只有种植可不行,畜牧业、商业开始发展......
在唐三彩旁,同学们看到盛世大唐不仅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展现出兼容并蓄、自信大度的宽阔胸怀,纷纷感慨。在经过宋朝展区时,同学们看到展柜里陈列的瓷枕。通过探索,他们发现原来这一现象与唐朝之后女性繁重复杂的发饰和装扮有关。瓷枕不挂脏、不缠发,可以节省每日午睡后的梳洗时间。另一方面,陶瓷材质的广泛运用也与宋朝时期瓷器制作技术与工艺的日趋成熟密不可分。
探索结束后,同学们总结探索内容,开始独立设计策展盒子。确定主题、选择文物、布置展区、合理陈设、介绍与导览……这一个个环节,考验的既是同学们对于文物的观察与理解,更能让他们完成一次独立思考、创想设计的尝试。有了好的策展想法后,同学们立刻动起手来,利用手中的材料,开始创作,一场场极具巧思的“微缩”展览诞生了。
走进世界级艺术展,感受油画的多元之美
初中部全体同学还来到了宣和美术馆,开展《永恒的风景:19世纪以来西方油画真迹展》研学活动。
在前一天的先导课上,尤里卡的老师带领同学们梳理了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工业革命对油画发展带来的影响,帮助同学们初步建立历史对比思维视角,引导他们从时代和历史的角度思考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同时,同学们还学习了如何从构、内、形、色、光、笔、质七个方面欣赏油画,为即将开展的探索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本次展览甄选了104件欧美古典绘画精品,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经典题材,从“旧大陆”到“新大陆”,让同学们足不出南京就能探索世界级艺术与历史。在掌握了七字看画技巧后,欣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复杂事儿!同学们专注地在一幅幅油画前驻足、欣赏,不时和同学小声讨论。
在构图上,同学们迅速找到了金字塔三角形构图法和自然分割法,感受到不同布局下画面呈现的不同效果。例如,马约尔的《风景》中,同学们一眼就看到了画面中间的树木,把左右两边的景色一分为二地分隔开来。在颜色上,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解读,而且“直觉”都很准!比如,在扎莱萨克《静物》中,他们看到昏暗的室内、鲜艳绽放的红玫瑰,立刻捕捉到红色是生机盎然的颜色。在物理形状上,细心的同学发现《欢乐的丰收》中人物和蔬果的比例不太对,对此他们疑惑不已,表示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老师说明与引导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被放大的葡萄是为了传递丰收的喜悦与狂欢。同时,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同学们还了解到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诞生与兴起的背景,也逐步理解了这些画家们不再受到作画方式的局限、开始自由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的风格。
接下来,同学们把对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吧。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去农场劳动,享受劳动后的收获之美
下午,初二、初三的同学们走进位于侯冲的棉花田,通过摘棉花、取棉籽、弹棉花等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深深的体会到了劳动后的收获之甜美。
来到棉花地,同学们看到一朵朵棉花都已成熟,格外激动。同学们拿起小篮子、背上小背篓,走进棉花田,小心翼翼地将一瓣瓣棉花摘下。
细心的同学还发现,棉花里其实暗藏“宝贝”——棉籽,分离出来的棉籽可以生产出棉籽油,加工成食用油或工业润滑油。经过一番忙活,同学们发现剥离棉籽可不是件容易事。通过尤里卡老师的讲解,大家了解到手工取棉籽要借助物理学的知识“帮忙”:手工轧棉是将摘下来的棉花铺在托板上,用压辊搓滚,使棉花纤维被压在压辊和托板之间,并借助摩擦力留在两者拑口线的前方,这样才能将棉花和棉籽完全分离。
在棉花加工间里,同学们与老师傅交流弹棉花的传统手艺,并自己动手“挑战”。弹棉花不仅考验体力还考验技术,敲弓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力气,对角度、节奏也有讲究。短短1分钟下来,同学们的胳膊已经有些发酸,棉花却越弹越紧。得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天能弹出1-2床棉絮,同学们都对老师傅们的工匠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农场里,同学们还体验了挖红薯、搭灶台等劳动。
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劳动,大家在看中学、学中做。一堂堂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如何学会学习与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初一(1)班合影
初一(2)班合影
初一(3)班合影
初二年级合影
初三年级合影
-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