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苏杰教育>> 南京苏杰学校初中部>> 新闻中心>> 正文内容

寻觅长江边的文学故事——记苏杰学校初中部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 浏览次数:

   11月27日,以“寻觅长江边的文学故事”为脉,苏杰学校初中部全体师生来到南京阅江楼和浦口火车站,进行了一场丰富多元的“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以阅江楼为“课堂”,让古诗文在脑中“活”起来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如何让古诗文真正在孩子们的脑中“活”起来?走进情境中,孩子们将能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更有助于激发情感的共鸣。

第一站,我们选择了被誉为“江南第一楼”的阅江楼。

“狮子山巅百尺楼,大江滚滚接天流。碧霄万里连秋色,黄叶千年飞雁丘。”登上狮子山顶,站在阅江楼上,初中部的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在经典意境中遨游的震撼。以“江南第一楼”为“课堂”,以历史作为“教科书”,聆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阅江楼记》的故事,同学们一步步了解这里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和文学故事,边学边游,相得益彰。

202012090820007363.Jpeg202012090820002856.Jpeg202012090820007742.Jpeg

尤里卡的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将“大语文”的学习理念和有趣有料的诗词学习新方法相结合,把学习古诗词设计成游戏闯关模式:情景填诗词、动作模仿秀、读诗找格律、名著大配对、飞花令竞赛……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教室、课堂、教材局限,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就收获了知识。

202012090820001493.Jpeg202012090820008988.Jpeg202012090820007807.Jpeg202012090820003513.Jpeg

半天下来,字词句、段篇章、诗词赋已不自觉印在脑中。同学们纷纷拿起纸笔,或以阅江楼为题,或观长江有感,在卷轴上写下一首首诗。

202012090820002425.Jpeg202012090820002986.Jpeg

202012090820007955.Jpeg202012090820004392.Jpeg202012090820002755.Jpeg202012090820005751.Jpeg202012090820000364.Jpeg202012090820002810.Jpeg202012090820006837.Jpeg202012090820009498.Jpeg

走进浦口火车站,读懂“父爱”这本“无字之书”

下午,同学们乘坐轮渡跨江,来到浦口火车站。百年来,浦口火车站留下了无数佳话和美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背影》一文里写到的站台,就是老浦口火车站。也是在这里,朱自清的父亲为他送行,为了给作者买橘子,父亲爬过高高的站台,留下了一个让世人泪眼婆娑的背影。

202012090820003924.Jpeg

如今,来到语文教材中的场景,同学们仿佛开启了一场时空穿越之旅。他们在尤里卡老师的带领下,边学习、边观察、边感受——把语文课本和眼前之景联系起来:站在津浦线的终点,孩子们的目光随铁轨向远方游移,越过长长的站台,仿佛看到了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正蹒跚而来。

202012090820001630.Jpeg202012090820002640.Jpeg202012090820004448.Jpeg

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想象着文章中的画面,念诵着文章中的语句,这一刻,让孩子们不仅读懂了《背影》,也读懂了“父爱”这本“无字之书”,感受到父爱的动人力量。

通过实地探索课本中的场景,孩子们将本来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成网,最终编织成一副动人的语文实践地图。

本次“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长江边上的文学场景和游戏化的闯关竞技,通过观察、查找、探究、释疑、演绎,深入了解了南京历史、文化和人文典故。同学们认真参观、积极交流,文学素养在实地探索中滋润、在写作实践中蔓延。

202012090820002077.Jpeg

初二(1)班合影

202012090820011150.Jpeg

初一(1)班合影

202012090820010361.Jpeg

初一(2)班合影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