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故事-记初一学生跨学科实践活动
11月26日,苏杰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走进六合农业基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一粒米的故事”。在活动中他们还亲自体验了一把下田割稻子的乐趣,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21日的先导课上,同学们就在江苏省农科院研究人员的带领下一起了解了“大米的一生”,并学习了农业科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前沿信息,确定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性小课题。大家通过学习知道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的增产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老师用一组组数据对比分析了每公顷水稻增产数、多养活的人数,让同学们真正明白了粮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意义。
那么,水稻从何而来?人类最早如何煮食水稻? 5000年以来中国人对大米如此热衷的原因是什么?大米提供什么营养元素?同学们围绕以上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种植水稻的是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人。他们当时已经知道了如何人工取火,以此来煮食水稻。随后,同学们又跟随生物老师复习了植物学知识,弄明白了大米是水稻种子的胚乳。大家还知道了水稻的成长周期,最终理解了大米从何而来。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田野中,金灿灿的水稻、沉甸甸的谷穗正等待着他们。大家左手抓住一大把秸秆,右手紧握锋利的镰刀,手起刀落,实实在在体会了割稻的乐趣。同学们还细心地捡起掉落在地里的谷穗,学着捆扎秸秆,最后将所有稻谷运回打谷场进行手工打谷。
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知道了中国存储的粮食够全国人民吃两年,一方面是为了不依赖进口,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是为了适时调整粮食价格。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粮库。老师首先给出了一个问题:在已知一立方米粮食约750斤的条件下,一个仓库里到底有多少斤粮食呢?同学们纷纷拿出纸笔计算,用数板子(现场有一块块泡沫板方便人行走)、走步数的方式得出长和宽,用数楼梯的方式得出高,最后估算出粮食总量。在震耳欲聋的工作间里,同学们参观了稻谷的处理过程: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碾米、色选、抛光、分级、包装。最令大家欣喜的是,所有自动化生产机器都是中国制造,甚至国外还会从中国进口这些机器。
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劳动,大家切身地体会到小小的一粒米不仅包含了众多学科知识,也浓缩了农民伯伯、工人叔叔们太多太多的辛苦。在做中学、学中做,一堂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内容